恒常快樂屬妄想 2017年2月23日 占飛
2017年2月23日
恒常快樂屬妄想
形形色色的調查,往往只及於個人生活,而忘記了人生活在社會中、在時代裏。社會和諧,人心積極,時代興旺,人當然較容易快樂。反之,社會動盪,人心躁動,時代充滿危機,個人生活如何美滿?亦難免心底有朵黑雲。
有德便滿足
英國心理治療師阿當菲臘斯(Adam Phillips)說的好:「活在當今世界,說還可以恒常快樂的,便是活在妄想中(Living in a delusion)」,確是至理名言。也許,在「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時代,還可以避世隱居。在「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時代,兩耳不聞天下事,難矣哉!
古人比現代人更明白這個道理。世事無常,誰敢擔保自己不會像舊約《聖經》的《約伯記》中的約伯般霎時間失去一切:財富、親人甚至健康?是以古人多談如何做人,少談如何得到快樂。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感(Pleasures)──吃美食、聽好音樂、讀好小說、看好電影──令人開心,但快感不等於「滿足」(Gratifications)。
「滿足」則比較高檔,比如跑馬拉松,要忍受長時間的艱苦訓練,跑時勞其筋骨、傷體膚、耗心神,只有痛感苦感,毫無快感,但跑完賽程卻無比「滿足」。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生應追求「滿足」,不單是快感或快樂。
儒家亦然。孔、孟、朱、陸、王等等,提倡種種美德: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卻提也不提快樂或幸福。跟亞里士多德一樣,孔子認為有德便有快樂。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喜愛顏回甚於其子孔鯉,因為顏回修身正德,在各弟子之上。雖然一貧如洗,生活匱乏,但「不改其樂」。
也許,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旨在點醒世人,快樂不能追求,也毋須追求,有德有「滿足」,成為賢人,快樂自然隨之而來。失德,沒有「滿足」,求快樂如夸父追日,終不可得。
撰文 : 占飛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