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Good!!!) 骨的差迭 2017年11月3日 顧小培

VERY GOOD and worth to read it whole page.

2017年11月3日

骨的差迭

大體上,身體有兩種骨:硬骨和軟骨。看上去,骨頭好像是很堅實的,但內中有更替,並不是如石頭般,死硬的一塊,放在那裏,大有可能千百年不變。身體中,有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分別做拆解和補充骨質的工作。不過,工作雖然不絀,成績卻會隨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影響,逐漸有力不從心的現象,於是製成品也差強人意。當硬骨的骨質下降,主要問題,會是出在其中的結構,我們稱之為「骨質疏鬆」。至於軟骨,其中若有毛病,往往可以帶來「關節炎」。
關節炎主要有兩種:「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源自物理性的損傷,成因包括壓力引致的破損,例子有如:經常跪着祈禱,上身的體重壓在膝蓋中的軟骨,以致軟骨的結構出現了「破裂」。本來,身體的免疫細胞闖不進軟骨所在的範疇,但一旦有破裂,形成縫隙,免疫細胞乘虛而入。在之前,兩者沒有碰過面。免疫細胞於是誤會軟骨是外來的侵略者,乃開始不停地向其攻擊;形成「發炎」的現象。
上述這些變故,都發生在關節。然則關節的具體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基本上,先是有不少於兩段硬骨,相聚在一點,外部有「骨膜」將它們包在一起。各硬骨的前端,也就是骨與骨接合之處,都有一層軟骨。軟骨的主要功能是「緩衝」,將活動時產生的壓力,化而解之。
化解壓力之功,全憑水分,但不是單純的水。更適當的描述是「水包」。「包」從何來?這便須先解釋軟骨結構中的兩種主要物質。第一種軟骨物質叫「軟骨素」。它呈重複排列的鏈狀:A-B-A-B……在這裏,A是「乙醯胺基半乳糖」,B是「葡萄糖醛酸」。「軟骨素」再而形成「蛋白聚糖」;大量「蛋白聚糖」的聚結,成為「蛋白聚糖聚合物」。軟骨中的第二種物質叫「透明質酸」。它也是鏈狀物質,其中的重複排列,由上述的B(葡萄糖醛酸)和另一個C(叫「乙醯葡萄糖胺」)所構成。
當大量的「蛋白聚糖聚合物」(好比是棕櫚葉)與「透明質酸」(好比是棕櫚枝)交織在一起,可以成為「包」,包住很多水分子;活像一個暖水袋,充滿彈力,從而能化解壓力。可是,若關節在長時間中承受了過量的壓力,令軟骨中的「透明質酸」勞損殆盡,可令硬骨互相碰撞,產生痛感;日子有功,最終硬骨會長出「骨刺」。後者這個不速之客,替一向和睦相處的「原居民」,帶來更嚴重的衝突。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25+必備 天然之食抗衰老》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