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 南韓張氏家庭 教小孩方法
2017年1月13日
真人真事改編
這是真人真事,只是名字、時間、細節稍作修改,友人才願把故事分享給大家。張氏中產家庭,育有兩女,孻女小麗在小學二年班首次接觸小白球,當時反應是「呢個game好悶,千祈唔好預我」;8年之後,她在美國愈打愈精采,計劃利用高球所得的獎學金升上心儀大學。
高爾夫球可以訓練小孩子的專注力、 紀律性、分析和自理能力,更重要是,從小落場打球的小孩子,十個有八個都更懂得愛護大自然,甚少害怕蛇蟲鼠蟻,更不可能被一隻小飛蛾嚇到「咿嘩鬼叫」。「第一次上堂之後,小麗愛不釋手,常常問我可否每星期多練一兩堂。」李父憶述女兒由抗拒到戀上小白球的過程,坦言成年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來。
享受高爾夫
張氏家庭來自南韓,現居香港,小麗未上中學就與姊姊一起飛到美國升學,有助提升技術,擁抱快樂童年。「亞洲人父母一般會對兒女要求嚴格,美國人剛剛相反,我們認為兒女做得不好,他們會認為已經做得太好,毋須更好。」李父笑言在高球場認識了不同國家的球友,也改變自己的視野和思維。
「開頭她會問教練,能否不用球桿打, 用手把小白球滾出去,我以為教練會糾正她的想法,但他卻說你想滾、擲、拋都可以, 悉隨尊便。」一言驚醒夢中人,李父恍然大悟。如果小孩提不起勁和缺乏興趣,覺得練習是苦差,很快便會放棄,教練更告訴李父「當他們開始意識到高球是什麼樣的運動時,就算你想叫他們打多幾桿也不可能, 因為他們已明白桿數愈少代表愈厲害。」
李父分享了過來人的「五大心法」,第一條是千萬別孤注一擲,應該鼓勵小孩嘗試不同運動,而非限制他們只玩某一項運動;其次,父母該在開始練球時給他們買一支專屬球桿,讓他們與球桿一起成長,選擇球桿時愈輕愈好;「下一步」永遠是兒女告訴你,而非你發出指令,比如說,他們想參加比賽時,自然會同你商量意見;第四條,父母不是教練,不該大叫大喝,你們最適合扮演啦啦隊的角色。
最後一條是盡情發問,李父透露收過教練的電郵,信中表示哪怕父母是高球門外漢,也切忌不聞不問,例如今日打成點?你覺得好不好玩?李父從沒強迫小麗打球, 也沒打算要她成為下一個曾雅妮、魏聖美或高寶璟,甚至將來會不會進入職業賽也任由女兒自行選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