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老鼠 2018年10月10日 占飛
2018年10月10日
占飛 忽然文化
過街老鼠
本港早前出現全球首宗老鼠傳染人類的戊型肝炎個案,港大專家袁國勇指是「非常大事」及有可能出現爆發。老鼠跟人類搏鬥了千萬年,不少科學家更相信,直至人類絕種之後,老鼠仍然可以繼續生存。
有一句說話是:「在我們的大都會裏,你與老鼠的距離永遠不會超過3米。」適者生存,老鼠和蟑螂是適應能力極強的動物,因此全球都能找到牠們的影蹤,唯一沒有牠們存在的地方,可能只有兩極。
米奇老鼠擁有一對大耳朵,是參照真實老鼠的模樣而來的。這對耳朵十分靈敏,能偵察外面的危險訊息。但是牠們的耳朵隨着年紀漸長,僅是出生後的11天,就慢慢失靈。牠們擁有一雙黑眼睛或紅眼睛,但視力不好,且對光極敏感,難怪都喜歡躲在黑暗之中。
味道像雞肉
老鼠是齧齒動物科動物,齧齒目(Rodent)在地球存在約6500萬年,即是恐龍死亡前後的時間,科學家估計牠們的祖先來自北美、歐洲及亞洲。最早的嚙齒目化石來自北美。其他齧齒動物有松鼠、河貍等等。至於現時在街頭橫行的鼠輩名為「大鼠」(Rat,學名是Rattus rattus),是老鼠的一種,大鼠源自亞洲。
看過《人在野》或《生還者》,都見過主持人或參賽者吃老鼠,把牠的皮毛脫去後放在火中燒烤,一名女參賽者還吃得津津有味說:「味道就像雞肉。」事實上,不少民族都有以鼠入饌的習慣,最簡單如中國的「田鼠仔浸酒」──據講對孕婦有補身功效。最有趣是看過一則國際趣聞,話說內地一名太太見丈夫有酗酒問題,於是把一堆寵物鼠放進酒中,那名丈夫喝了7天才發現鼠屍,立刻嘔吐大作,後來更戒掉酒癮。
但是,吃鼠肉不是亞洲人的專利。最早有飼養鼠類作為食糧紀錄的是豚鼠(Guinea pigs),這名字後來成為「實驗室老鼠」即「白老鼠」的代名詞。你可能沒有想過,顏色鮮艷的西班牙海鮮飯(Paella)的材料,一度出現過鼠肉,後來牠們被兔肉取代。畢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老鼠是隨手可得的「鮮肉貨物」,即英文的livestock(較中文的「牲畜」更活靈活現)。占飛也看過一個旅遊節目,主持人去到喀麥隆某農莊,當地人有吃鼠的習慣,以至視為美食,價錢甚至貴過雞。主持人嘗過,認為味道像「豬肉,但更幼滑,像慢煮的豬肩肉」。
至於為何老鼠沒有成為今天人類主要的肉食來源,原因之一是牠們較容易帶有病毒,可傳給人類的病毒引致約60種疾病。雖然若鼠肉經徹底煮熟,應該不會帶來大問題,但另一個麻煩是飼養牠們較困難,牠們身手靈活,身型又小,要飼養實在不甚容易。
另一些原因是牠們跟人類貼身生活太長時間,早已變成「核突」的代名詞!加上牠們有很多不光采的歷史,如黑死病的傳播、鼠疫,人類早已當牠是瘟神!縱使老鼠的繁殖能力甚高(母鼠每年可生200隻,而小鼠出生1個月又可以做媽媽,即一對老鼠一年可變成5000隻,老鼠壽命約1至2年),人類只得找別的比較溫馴的動物做食物罷了。
單憑這點人類都被老鼠比下去了,因老鼠吃的範圍比人類大得多,難怪科學家說人類滅絕後,老鼠仍可以頑強地生存。
狗殺鼠比賽
貓捉老鼠是天性,大家也知道了,狗面對老鼠又如何呢?一本出版於1858年的著作The Rat: Its History & Destructive Character講了「狗捉老鼠」的故事,話說作者James Rodwell描述自己在倫敦觀看的一場「殺鼠比賽」(Rat-match或Rat-baiting),出戰的狗若在最短時間殺死最多的老鼠就會勝出。一個男人帶了一頭狗進入「鬥獸場」,然後那隻狗先咬死一隻老鼠,到第二隻老鼠……後來,一堆老鼠陳屍各處。
「殺鼠比賽」或可譯做「困鼠鬥」吧,它曾經是倫敦一項非常受歡迎的活動,估計該城一度有70個專用的「鬥鼠場」,在網絡看到一些畫作描繪當年的比賽情景。這些「鬥鼠場」並沒有想像的大型,可能只是一些酒吧的娛樂賭博設施。
撰文 : 占飛
2018年10月10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滅鼠記
最後,占飛想分享個人一次滅鼠記。
話說在早幾年,本人住的大廈附近有樓宇拆卸,一時釋放了很多老鼠出來。占飛懷疑老鼠躲在門口的鞋架底部(鐵閘與木門之間有個頗大的空位,放了鞋架),靜待入屋的機會。因事後發現鞋架底有老鼠屎的痕跡,顯示牠們曾在這兒等待好一段時間──此乃老鼠聰明的證據。
反正後來,這家老鼠浩浩蕩蕩地搬進來,一大三小,深夜晚上窩在廚房的電飯煲上吱吱聲地引吭高歌,情況好不嚇人,更有點像牠們在宣示主權。
占飛先是請教滅鼠專員上門視察,開價三四千元設置陷阱,卻「不保證滅掉所有老鼠」,這樣的生意究竟能吸引什麼人光顧?儍的嗎?
後來,上網自行找尋滅鼠方法,第一:老鼠板,這是一種強力膠板,在上面放餌,老鼠一踏進膠板就「不能自拔」,這塊膠板最後捉了2隻小老鼠,壞處是用完一塊就要丟棄,不太環保。最大隻的「鼠王」也險被捕捉,但牠力氣較大,最後竟像星光大道的明星般,留下爪印,就拍拍屁股溜走了。
老鼠米.奇
第二:老鼠籠,這是比較環保的循環再用裝置,但只成功地捕捉到一隻小老鼠。最後「打大佬」,始終要出撒手鐧,就是:老鼠米!在不同位置放「老鼠米」的「飯碗」,只要見到「飯碗」被搗亂,就知道老鼠仍然存在,一天兩天過去了,吃了老鼠米,卻還沒有見到鼠屍,令人心急如焚,不知它究竟有沒有效。然後再過多一兩天,終於見到鼠王的肥屍體。
「老鼠米」是一種非常奇妙(也是極度殘忍)的發明,說明書指它能令老鼠內爆,連眼睛也爆矇,令牠們看不到前路,惟有去到較光明的地方,漸漸體力不支而死亡。由於是「內爆」,不會令牠們屙嘔,即不會弄污家居之餘,在光明的地方死亡,也較容易找到牠們的屍體。3項裝置合共100元有找。
撰文 : 占飛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