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筋與宗筋 2018年6月8日 關德祺中醫師

2018年6月8日

經筋與宗筋

「筋」字由「力、肉、竹」3個部首組成,意思是指身體屈伸如竹子般具韌力的構造。中醫「筋」相當於西醫的韌帶、肌腱及筋膜,韌帶連接骨與骨、內臟與內臟,維持相互之間位置穩定又有某程度上的活動範圍;肌腱連接骨與肌肉,肌肉通過肌腱使肢體能屈能伸;筋膜包繞連接肌肉、肌群、血管與神經,遍布全身。韌帶、肌腱及筋膜質地均具韌性,韌帶、肌腱呈帶狀而堅韌,筋膜呈薄膜狀而柔韌,其化學成分均主要是膠原蛋白。
中醫描述筋的全身分布時稱之為經筋,經筋分布在手指、腕、肘、 腋、趾、踝、膝、股、頭、頸,以及內臟,與西醫韌帶、肌腱及筋膜的描述分別不大。獨特之處是,中醫指經筋滙合於前陰部位,稱之為宗筋(《黃帝內經》:「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宗筋較多時用來指男子陰莖及陰囊,其實包括整個前陰,當然也包括女子前陰。
自己執行
有一種療法叫宗筋療法,流傳於民間,學院一般沒有專題教授。本人曾慕名跟師學習,施治部位並不涉及男女的生殖器官,只是前陰恥骨之上的陰毛區,也包括恥骨上緣。施治方法包括按摩、針刺、艾灸、熱敷。如發現施治部位有硬塊結節,會按、壓、撥、揉該等結節,用力由輕至重,期望施治部位恢復柔軟可舒解全身症狀。針刺穴位是曲骨穴(恥骨上緣中點位置),需由醫師施行;而按摩、艾灸、熱敷部位就是整個施治部位,可吩咐病人自行執行。
當時我所觀摩的治症主要是男子陽痿等性功能障礙,查內地發表在專業期刊的相關報告,宗筋療法的範圍還包括慢性前列腺炎、子宮內膜異位、失眠、頭暈、乳房腫塊、骨折術後關節不利等。這些症狀遍布全身,施以局部宗筋療法,符合「筋者,聚於陰器」的醫理。
未受重視
常用的中醫生理系統有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經絡表裏,而經筋系統似乎未被重視。經筋系統直接主導運動肌及平滑肌的運動,即是肌肉關節運動及內臟位置蠕動,包括血管、神經的功能。筋病的特徵主要是肢體僵硬、萎軟、疼痛、抽搐,其次是內臟下垂。經筋治療這些局部疾患最為直接,一些全身的奇難雜症也可從經筋醫理考慮。宗筋是全身經筋總滙之處,宗筋療法可視為經筋療法的核心。
可惜,由於宗筋的位置正是男女的私人部位,即使施治部位不涉及生殖器官,即使治療前病人全然知情及自由同意,也甚具誤會風險。跟師學習之後,我甚少替病人施行宗筋療法。對於訴說少腹泠痛、筋病遇泠加重者,我會建議他們自行用暖包熱敷宗筋至肚臍的區域,也可加上按摩,以調理全身經筋。
作者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高級講師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