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麻木, 惻隱之心只及於一 2017年8月3日


2017年8月3日

心理麻木

說書人、小說家和編劇老早明白一個道理:要感動聽眾觀眾,講一個人的故事,好過講一大群人的故事。受眾會對一個人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哀其所哀,悲其所悲,但一群人枉死兼塌樓,受眾的同情心便相對地弱得多。是以文藝作品和電影,大多鋪陳一個主角的故事。
古希臘荷馬的不朽傑作《伊利亞德》,以木馬屠城記的特洛伊之戰為背景,卻不正面詳盡講戰爭的殘酷,而去講2名戰將的悲劇,成為人人背誦的史詩。十八世紀興起的小說,尤其是悲劇,莫不以個人為焦點。就算是「群戲」,讀者自會選擇代入其中一個角色,而不會代入超過一個角色。《西遊記》講唐三藏四師徒取西經,其實主角是孫悟空,讀者大多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三藏冤枉而深感不值。許多人讀《三國演義》,讀到諸葛亮逝世便掩卷不再讀下去,正是這個道理。就是《紅樓夢》,高潮在黛玉之死,誰還會為寶玉日後出家而唏噓心痛?
一個人死是悲劇
孟子以「孺子將入於井」為例,說明人皆有惻隱之心。可是,孟子沒有說:假如將入於井的不只一個孺子,而是一群孺子時,見者的惻隱之心會否同樣強烈?會否仍然奮不顧身的救人呢?心理學家發現:大多數不會。西洋有諺語云:「一個人死,是悲劇。一百萬人死,只是統計數字。」便是這個意思。此所以新聞報道災難時,通常聚焦個別受害人,這樣最能喚起讀者的惻隱之心、同情心和憐憫心。
一個實例:記得敍利亞難民蜂擁去歐洲時,一名小童途中溺斃,背向天伏屍沙灘。照片刊登後,舉世幾乎同聲一哭。翌日,瑞典紅十字會得到的捐款,由8000美元飆升至43萬美元。然而,第二天再有14名敍利亞小童在愛琴海溺斃,不單傳媒報道只有一行字,沒有多少讀者留意到,捐款並無相應的上升。
二戰後,日本吃了2顆原子彈。美國心理分析學家列夫頓(Robert Jay Lifton)遠赴廣島和長崎,研究劫後餘生者及其家人親戚如何面對此浩劫。他發覺,既有不少人患上「重大創傷後遺症」(PTSD),但亦有不少人克服傷痛,心無餘悸,夜無夢魘。他們憑什麼挺過來呢?列夫頓名之曰「心理麻木」(Psychic Numbing)。
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史魯域(Paul Slovic),數十年來致力研究這個現象。2015年,史魯域和他的兒子、愛達荷州大學教授史葛史魯域(Scott Slovic)合著《數字與神經》(Numbers and Nerves)一書,其中便談到「心理麻木」。他發現,人的惻隱之心和憐憫心,與受難人數成反比。對一個受難者,人的憐憫心最大。受難人數愈多,惻隱之心愈弱。一名孩子遇溺,人們慷慨解囊。幾十萬名非洲兒童挨餓,營養不良,骨瘦如柴;幾百萬名難民受戰火蹂躪,無家可歸,人們反而無動於中──是之謂「心理麻木」。史魯域曾引用德蘭修女的名言:「看到一群人(受難),我永不會行動。看到一個人,我會。」作為他發表於2007年的論文題目(註)。
誤以為無用效應
數目太大,令人麻木。史魯域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的:他給一群人看一張挨餓兒童的照片,眾皆樂於捐錢救助該童。他給另一群人看同樣的照片,但加上文字說明:有數以萬計的兒童像此童般挨餓,捐款數目隨即減近半。史魯域推論:少了人捐款,皆因他們覺得:有這麼多兒童吃不飽,我捐出100或1000元亦無補於事,倒不如不捐矣!史魯域名之為「誤以為無用效應」(Pseudo-inefficacy Effect)。助人如立竿,立竿須見影,人們要知道,他們捐的錢可以有效的幫到別人,由是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理滿足也!
「誤以為無用效應」也許解釋到,氣候暖化、環境污染和物種瀕危造成的種種災難,有目共睹,但為什麼呼籲各地人民眾志成城地響應環保竟然如斯困難?正因人們覺得:單憑一己之力無法補天,那何必要不開冷氣,受盡酷熱煎熬又無法挽狂瀾於既倒呢?
此所以,有義人願意捐肝,救助她不認識的鄧桂思。但有才子、大學教授卻可以對數以百萬計的敍利亞難民硬起心腸,認為不應接收,由得彼等葬身戰火或怒海!
註:If I look at the mass, I will never act. If I look at the one, I will.
撰文 : 占飛


2017年8月3日

惻隱之心只及於一

為什麼人心如此狹隘,惻隱之心和憐憫心只及於一而不及於眾?科學家只能指出現象,無法解釋。演化學家則推論,人類演化了數十萬年才發展出文明,腦袋追不上文明的進步,依然是穴居人的腦袋,心胸仍是穴居人的心胸,故而惻隱之心只及於一,不及於眾。是耶非耶,讀者自行判斷好了!
行善非出於理性
昔日,一家之主三妻四妾,膝下十多名子女,往往只偏愛一兩名,對其他子女的愛攤分起來,相當稀薄。冷落之、漠視之乃常有的事。亞當、夏娃生兩子,但上帝獨愛亞伯的祭品,引起該隱的妒忌。他殺了弟弟。可見連上帝也無法避免偏愛,偏愛正是「心理麻木」的反面。心理學家稱之為「個別效應」(Singularity Effect),即是正面的情感,如愛、惻隱之心、憐憫心只貫注在一人身上,而對眾人「心理麻木」。今時今日,一孩家庭愈來愈多,父母因「個別效應」而偏愛獨生兒,寵之惟恐不及。多生幾名孩子,父母焉能個個都驕寵哉?
「個別效應」顯示:孟子沒有說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僅及於一人。只有聖賢如德蘭修女,或主張眾生平等的佛陀,惻隱之心才庇及眾生。有哲學家認為,人行善,非出於理性。若是出於理性,則沒道理見數以十萬計的饑民亟待救援仍無動於中,反而對一人之死心痛如絞。
人行善,乃出於「道德直覺」(Moral Intuition)。「道德直覺」和「審美」一樣,當下即是。你見到美女,看一眼便可認定,毋須仔細觀察她兩邊臉孔是否對稱、三圍是否均勻等等。同理,遇事,你毋須經過理性的思考、思辯、思量,即可分出是非、對錯和好壞,進而知道何者應為(救入井的孺子),何者不當為(落井下石)。可惜,「道德直覺」不一定次次都對,「誤以為無用效應」便是錯誤的「道德直覺」。
撰文 : 占飛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