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樣有價 2017年8月26日 劉健威

2017年8月26日

樣樣有價

拙文提出,食評人應有基本操守——不是自費飲食的不寫,朋友請客也不寫。
朋友回應道:在亞洲,應該是「不收錢的不評」比較多唄……
說得真對。現在內地是不作興吃公關飯的,你請網紅作家吃公關飯,他回你的不是謝帖,而是一張價目表。我剛剛就看到一份內地網絡飲食作者的價目表——這是上海飲食作者,九人成幫,一起訂了個價目表;每個作者網上fans數目不一,收費自然不同,且舉最高價那個:出場費(本地)五萬元,(外地每天)五萬元;諮詢:每小時五千元;微博食品類轉發二萬二千元,直發二萬五千元;朋友圈:五千六百元。
其他八位,沒此君之紅,定價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不等。
名氣是文化資本,用來換錢無可厚非;憑經驗給商業人士作諮詢,收費天公地道;只是,在個人網頁上轉發/直發商家的照片也收錢,那就令人迷惑:哪些是作者心儀的食物,哪些是收了錢轉發的——他們明顯是利用fans的信任去換取金錢。連「朋友圈」都可以賣,哪有什麼是不能賣的?樣樣都賣,文章的公信力剩下多少?
一方面是飲食作者的商業化,另一方面是網上評點機構的商業化——有朋友開新店,某評點機構先把他們的評分壓低,然後找人上門:要不要幫忙?
深圳有兩個飲食公眾號,明碼實價地跟商號開價:文章每篇二萬到三萬。
這就是內地一般飲食作者、飲食網商業化的現狀。
商業化到這程度,會令你懷疑:到底哪個作者的評論、哪個網上的推介、哪個評點機構可相信?
所以期待在內地建立客觀、獨立的食評制度,也許多等一二百年吧。
腐敗的政權可以於一夜之間倒台,但人民普遍腐化了怎麼樣?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