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效應 減少偏見 2017年7月24日 占飛

Summary用母語時是用系統1思考,即非深思熟慮而是訴諸情緒、帶有偏見和容易偏差的思考。用外語時,卻是用系統2思考,比較邏輯、理性和算計精密。

南非總統曼德拉說過:「你用別人理解的語言跟他談話,會直達他的腦袋。你用他的母語跟他談,會直達他的內心。」

已故的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亦提過類似的忠告:「我賣東西給你,便說你的語言。我買你的東西時,dann müssen sie Deutsch sprechen(你要說德文)。」此所以內地人自由行風行時,公司要多使用簡體字,售貨員要說一點普通話,不單方便溝通,更重要的是令對方暫停使用「理性」而用感性,便能賣得較好價錢。


2017年7月24日

外語效應 減少偏見

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不少人會去外地旅遊、留學、工作,跟說其他語言的人接觸頻繁,雙語(母語+外語)已是基本要求。多懂一兩種語言,當然更好,你的世界更廣闊,心胸、識見更國際化。可是,使用母語和外語究竟會產生什麼分別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一篇論文說起。康納曼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有份撰寫的《快思慢想》是暢銷書。1981年,他發表論文,提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這種認知偏差(註1),意思是:人在處理問題時,視乎問題的提法──即如何「框架」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
以康納曼的2個實驗為例。實驗1:他告訴參加者發生了疫症,60萬人染病,病入膏肓,只有2種藥可以治癒。A藥只可以救回20萬人的性命。B藥只有33.3%機會醫好所有人,66.6%機會一個人也治不好。結果,大多數參加者都選擇了A藥。實驗2:康納曼告訴參加者A藥會導致40萬人死亡。B藥呢?有33.3%機會醫好所有人,66.6%機會所有人都死掉。結果,大多數參加者都選擇了B藥。
「框架」影響選擇
其實,A、B兩藥的效果是一樣的, 都只能治好三分一病人。但人天生有「避險」傾向(本能?),對他們說某一行為會招致損失,他們未經深思熟慮便會拒絕該行為。反過來,人有圖利的傾向,說某一行為可以獲利,他們想也不想便去做。許多人上寶藥黨的當,正是此心理使然。在實驗1中,參加者聽到A藥會醫好20萬人,便較多人選擇A藥。反之,在實驗2中,參加者聽到A藥會令40萬人死亡,便較多人選擇B藥。其後,不少同類的實驗佐證了:「框架」問題的方式,影響參加者思考問題的取向,而這又會影響他們選擇的答案。設定議題,正是利用人的框架效應。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基沙(Boaz Keysar)的研究團隊,調查究竟雙語「框架」問題時,使用外語和使用母語有沒有分別?有什麼分別?(註2)他找來121名學習日語的美國學生做康納曼的2個實驗。實驗1,問題用英文提出,80%學生選擇A藥。實驗2,選擇A藥的學生只得47%。然而,問題用日文提出的話,實驗1和2都只有40%選擇A藥。其後,基沙找韓(母語)英(外語)學生,以及在巴黎讀書的美國學生做類似的實驗,結果相若。
基沙另一個實驗:給54名學習西班牙語的芝大學生15張面額1美元的鈔票,叫他們玩15次擲毫猜公字的遊戲。他們若拒絕猜公字,那15元便可袋袋平安。猜的話,每次猜中,可得到1.5元彩金,連同本錢即可得2.5元。猜錯了,便輸掉1元。要知道擲毫公字出現的機會是50/50。猜15次,次次猜公或字,中7次可得7×2.5=17.5元;中8次可得8×2.5=20元呀!也許你會反駁:萬一「當黑」,猜公,開15次字,豈不是一無所獲?這樣的黑天鵝,真是百年一遇呀!
母語帶有情緒
此實驗的關鍵不在贏輸,而是用英語做這個實驗的話,只有54%學生肯猜。用西班牙語的話,71%肯猜。結論?用母語作決定時,較易受「避險」傾向影響,框架效應發揮作用,但用外語時,受框架效應影響的程度較低。用康納曼《快思慢想》的說法,用母語時是用系統1思考,即非深思熟慮而是訴諸情緒、帶有偏見和容易偏差的思考。用外語時,卻是用系統2思考,比較邏輯、理性和算計精密。巴塞隆拿Pompeu Fabra大學的研究亦發現,西班牙學生用母語思考,所作的決定較用外語(英語)更情緒化,更傾向避險。
由此,基沙教授提出「外語效應」(Foreign Language Effect)的說法:外語可以減低認知偏差,減少偏見,尤其是處理一些容易情緒化的問題時,用外語思考會較理性和有邏輯。對港人來說,用英語思考比用中文更好,因英文比中文邏輯性更強,更要求意思清晰。何以會有「外語效應」?至今仍未有定論。
註1:Tversky A, Kahneman 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1981). 211(4481): 453-458.
註2:Keysar B1, Hayakawa SL, An SG.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Thinking in a foreign tongue reduces decision biases.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 23, 661-668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2017年7月24日

母語效應

跟「外語效應」對應的是心理學上的「母語效應」(Mother Tongue Effect)。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說過:「你用別人理解的語言跟他談話,會直達他的腦袋。你用他的母語跟他談,會直達他的內心。」即是說,「母語效應」和「外語效應」剛剛相反,你要別人對你有好感,要動之以情,說他的母語。
動之以情
曼德拉坐牢時,努力學習南非語(Afrikaans)——混集英語、荷蘭語和當地土語的語言——他獲釋後, 跟當時的南非總統克拉克(F.W. de Klerk)談判結束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便是說克拉克的母語南非語,令談判進展較順利。曼德拉當選總統後,用南非語演講,安撫白人,效果良佳,有助南非黑、白兩族的「大和解」。
已故的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亦提過類似的忠告:「我賣東西給你,便說你的語言。我買你的東西時,dann müssen sie Deutsch sprechen(你要說德文)。」此所以內地人自由行風行時,公司要多使用簡體字,售貨員要說一點普通話,不單方便溝通,更重要的是令對方暫停使用「理性」而用感性,便能賣得較好價錢。相反,你是顧客,便要對方使用不嫻熟的外語,結結巴巴的討價還價,有利你壓價。買賣不單在價錢上拉鋸,更是語言的角力。若旨在公平,最好雙方用同一外語,例如英語,則交手時大家都不「感情用事」,「理性」得多。
推而廣之,你要讚美別人,令他飄飄然,必須用他的母語,因這「直達他的內心」。要拍馬屁,又怕別人發現你未必真心意誠,便用外語,「理性」的讚他。反過來,你要發洩內心的憤怒,應說母語粗口。要令對方大怒,便用他的母語罵他。對母語是英語的人,要用Fxxx字。要掩飾個人的盛怒,便說別人不懂的語言粗口,以免過分失禮。是以學外語,必須要學好讚語和粗口。廣府話難學之處,便是粗口有時是讚語,有時是罵人話也!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