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縮天下太平 2019年7月24日 呂婉瑩

2019年7月24日

龜縮天下太平

我本來想講吃喝玩樂,但在目睹元朗的「恐怖襲擊」,真的風花說月不了。
對,如果是尋仇或者意見不合,襲擊者是有特定目標的,但星期日的晚上,是一群襲擊者向手無寸鐵包括長者小孩在內的平民胡亂連續襲擊,引起公眾恐慌,這不就是恐襲嗎?公眾恐慌至星期一元朗和屯門自發「戒嚴」,大部分商舖拉閘關門,有機構提早放工,怎麼可能只是警方最初所講的有人受傷的私人糾紛,然後再改稱為襲擊事件?
我仍然不同意示威者的衝擊行為,因為不對就是不對,不能因為別人比自己做的更不對自己就變成了是對。但相較元朗襲擊者拿藤條、木棍和鐵囱在西鐵站甚至走入車廂見人就打,示威者原來真的只是激進一點點,但卻已被政府和建制派稱為暴徒,元朗的白衣人只是襲擊者。
近期一直「潛水」的特首難得現身,主題永遠就只是譴責再譴責暴力,總忘了暴力的源頭是政府的不問責,對示威者訴求寸步不讓,認為只要拖得夠耐民憤便會消散,究竟這策略奏效嗎?
要令人轉變態度(attitude change),首先要了解態度是什麼。態度由3個部分組成︰信念(beliefs)、情感(affect)和行為(behavior),即是說,你只要改變其中一個元素就可以改變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態度。
情感是較易改變的元素,其中一個策略是傳統的條件學習法(conditioning learning),將一樣人們喜歡的東西與你想人家態度轉變的事物連繫一起,例如Energizer廣告裏的可愛賓尼兔,香車旁邊總有一位美人。曾蔭權2010年推政改時的廣告就是用了這策略,找來高民望的梁智鴻、胡紅玉、夏佳理、單車王子黃金寶、前新聞之花黃德如、素人母女、素人兄弟這些令人有好感的人物拍攝一系列廣告。
至於改變信念,尤其是已扎根的負面信念真的很難,不過我們可以嘗試將信念避重就輕,例如吃得糖果太多會影響牙齒健康是鐵一般的事實,但聰明的糖果商廣告總是只強調加了維他命C的糖果可促進抵抗力。因此政府當年的政改廣告真的很高手,不再跟反對者糾纏方案的不足,只不斷強調「袋住先」才不會原地踏步,是「起錨」的第一步。
如果是售賣商品,用限時折扣和優惠好容易就可以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套用當年的政改,政府用不「袋住先」就什麼也沒有這個死線成功改變了議會的投票取向。
如今,林鄭3個元素也沒有改變過就要反對者改變態度, 舊夢不須記,事過境遷以後不再提起是不可能的!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