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心」不停搏鬥 2020年2月20日 畢老林
2020年2月20日
兩顆「心」不停搏鬥
2月19日,周三。要估中那一間公司,全年股價表現最勁,近乎不可能。但投資不同賭馬,沒有必要估中冠軍,無需估中位置,只需貼中股價有一定表現的好公司,這點其實並非太難。因為好公司數目少,頂級又有人氣的來來去去不過局限於一小堆。可惜,買中好股這個投資第一關,依然難倒好多人。留意,貼中與買入不同,前者係得個噏字,後者關乎實際行動,真金白銀。
十年漲十倍
隨便問問,那些美國科技股稱得上一流,阿茂都數得出蘋果、Alphabet、Facebook、微軟以及亞馬遜。但再問問幾多人已經擁有,人數就未必太多。再問問幾多人已經落下重注,估計就更加少。即使好股,依然有大把理由,令投資者耍手擰頭。去年初不願投資蘋果,理由可能是「iPhone銷量長遠計好難有大增長。盈警亦令人擔憂」今年不願投資蘋果,理由可能是「已經升咁鬼死多。」不願投資亞馬遜,理由多半是「亞馬遜P⁄E高得離譜,實在買唔過」。
今日蘋果粉絲,焦點已經轉去5G、AirPods、 Apple Watch、Apple Pay以及其他服務收入。至於亞馬遜,記憶中,近年股價從來未平過,只有好貴與超貴。利潤大部分攞去再投資,折舊鬼咁死大筆數,E要大升,確實不易。但隔一段時間,投資效益出來,利潤會突然三級跳。去年賺115億美元,比較2015年大概六億,增長實實在在,只不過股價永遠走在利潤前頭。儘管時不時就遭到懷疑,蘋果這隻哥斯拉,隔一段日子,體型又大一個碼。儘管一直背負P⁄E超高這個原罪,亞馬遜股價,依然五年升五倍,十年升十倍。所以貝索斯(Jeff Bezos)沽區區200萬股,已經可以套現40億美元。
再舉一個例子。認為Alphabet唔夠好,去年聽過最多的理由是「Alphabet成日被罰,業務多但大部分業績靠廣告撐起,獨孤一味,規模已經如此大,高增長好難繼續。手機業務又無法與蘋果匹敵,搞雲計算以及智能音箱又輸畀亞馬遜。」期間股價照樣反覆上升,連環破頂。今年仍然有大批人,繼續堅持,唔肯投資,普遍理由大概是「盈利增長放慢,私隱問題與監管趨勢對公司未來可能構成更大威脅等等。」Alphabet收入超過1600億美元,收入增長依然有近兩成,其實唔差。YouTube近年發力,Google Map大有搵銀潛力,雲計算增長亦快。Alphabet終究並非無敵,執意要搵負面,一定有。
信心vs疑心
就算一般人心中一等一好公司,一講到要真金白銀投資,大家就好多疑問,見到好多瑕疵與細裂紋。股王都不可能完美,要雞蛋裏面挑骨頭,一定搵到。股王都不可能日日受歡迎,業務遇阻礙,或者股價升得太急,經濟大環境遇上不穩定氣流等等時候,自然有人大潑冷水。
投資是個信心與疑心不停搏鬥的過程。即使一開始信心十足,但好快,疑心就會開始腐蝕信心。太多消息,太多理由,從四面八方飛來,令人擔心公司未必如想像中好,今日好未必明日繼續好。好公司,股價亦不可能沒有天花板。不知不覺,因為輕微壞消息,因為股價升得太急太勁,因為種種因由,信心會慢慢流失。信心流失,輕則令你三思而後行,拖慢投資步伐,最後付出更貴代價。重則令你三思四思五思後決定放棄,結果錯過大好機會。就算已經下定決心,買定離手,疑心病一發作,亦會令人拿拿聲起身走人。好好一匹千里馬,騎幾步路就放棄。日後見到股價一次又一次起飛,後悔死。
小時候喜歡追宮廷劇。最令小畢疑惑的,是為何連絕世明君,稍微聽到少少讒言,對有功大臣,都會立刻變臉。屢立戰功,對國家安全起關鍵作用的大將,照樣被深度質疑,卸去兵權。忠言死諫的清官,照樣被貶到無雷公咁遠。長大後,完全明白,疑心破壞力可以好大,再聰明再有智慧,都未必有辦法降服。不大相信小股民多數都太水皮,正盲毛,唔識貨。真正打敗小股民,不是大鱷,而是小股民自己的多疑之心。
股評五時花六時變
解救辦法?美國最大物流地產商Prologis金融風暴時候遇上大麻煩,急需集資。當時通世界對公司前景都十分懷疑。高層對投資者講了這句話:「Don't listen to what we say, watch what we do。」少點關注五時花六時變的股評,將焦點放在公司所做的實事,產品在市場得到的客戶反應。睇事實,比一切都重要。沒有證據出現大問題,市場噪音可以少理,事實證明有大鑊嘢(好似波音、富國銀行之類),方才需要認真處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