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會出錯的,一定在最壞的情況下出錯。定律定律定律

人無欲無求,便無所謂苦,亦無所謂樂。有欲求,得到滿足,便是樂。餓了得食,便是樂。餓而不得食,則是苦。任何欲求均如是。世俗人不可能無欲無求,則人生必是苦多於樂。邏輯上,沒可能所有欲求都得到滿足,就算可以,那種樂也是膚淺、不持久的樂!要脫離苦海,唯一的方法是無欲無求,那做人有什麼意思?

從或然率的角度看,悲觀主義較樂觀主義更「科學」。樂觀只是信念,悲觀卻有「梅菲定律」(Murphy's Law)可作證。「梅菲定律」指出:凡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即事情發生的或然率大於零──就一定會出錯。據說,當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參與研發原子彈時,只要他在實驗室,實驗室同事的三文治或麵包,塗上牛油或果醬那一面掉在地上的或然率會增加42%。這不是迷信,而是事實,「梅菲定律」也!

「梅菲定律」稱為定律,因有數學證明其為真。反之,樂觀的相信永不放棄就會成功,只是唯心主義,沒有任何事實或科學證明。若然永不放棄就會成功,世間何來失敗者?邏輯上,不嘗試,永不會成功,但嘗試、努力卻不一定會成功。英國人還有一個說法,可譯為「屋漏更兼逢夜雨定理」(Sod's Law),即是說,凡會出錯的,一定在最壞的情況下出錯。災禍和不幸,不會單獨發生,必是接二連三地發生。李察杜堅斯(Richard Dawkins)舉例:擲銀幣,你愈想擲出「頭」,便愈會擲出「字」。此所以賭徒愈想贏錢便輸得愈大,「財不入急門」,此之謂也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