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 : 股評不可盡信 資訊不妨盡讀

2014年11月6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股評不可盡信 資訊不妨盡讀 一、縱情聲色犬馬的香港人,對枯燥且可能充滿不易理解術語—過去翻譯自紐約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現在不少來自內地—的財務及投資評論,所以大有興趣,皆因在這個典型資本主義社會過活謀生的人,絕大部分都是阿當.史密斯的信徒—大家都為私利而忙,而這類評論正是一般人以為是牟取私利的「明燈」。 有需求便有供應(筆者辦《信報》的「動力」則來自對「賽伊定律」〔Say's Law〕的「迷信」),這是何以香港是全球報道和評論財經事務尤其專注於股市最頻密的城市(不是之一),而印刷媒介如《信報》的相關文章,更可說「要什麼有什麼」,在數量上看(質量之優劣則因價值觀不同而難有定論),遠非《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類高舉金融市場旗號的報章所能及。 就財經評論而言,數量多寡的意義中性;不過,它的一項優點是讓讀者有較廣泛的選擇空間,進而可以進行明辨慎思的選讀,那當然得花一點時間,惟基於在資本主義社會基本上沒有免費午餐即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的大道理,辛勤正是欲有所得者在衡量「機會成本」後認為值得付出的代價。 在你虞我詐(經歷二○○八年華爾街「金融風暴(海嘯)」之後,說互出奇謀互相鬥智已是過褒之詞)的商業社會,基於人為私利而忙的真理(行為學派也許要在真理加上引號),涉及金錢的評論,受眾更應提高警覺,這不是說評論者獲非分之財而去真說假、隱蝕揚賺(對空倉者而言,是隱賺揚蝕),而是他們的消息及資訊來源,本身都可能大有問題;「金融海嘯」後所揭發的內幕—肯定只是冰山一角—不僅讓大眾知道投資機構具有有貨唱好、空倉說淡的職業性遺傳基因,它們發行的衍生工具不少是「建構」於損人(包括長期客戶)自肥基礎上。至於「監督」它們的信用評級機構,就像直話直說、把一切和盤托出的記者很難再找到「消息來源」一樣,對投資機構不留餘地的信用評級機構,很易便會失去客戶。換句話說,上述這兩座金融重鎮都無法做到相對(遑論絕對)公平公正,對它們言聽計從,投資者輕易成為它們本身或其大客戶的「點心」。 對於股市評論者而言,他們中也許不少犯上投資機構的毛病,而更具普遍性的傾向是,在烈日下曝曬兩三個月的人,大多會相信快出現水源涸竭、山林大火或患上皮膚癌等「災害」,雨災和洪水完全在其想像之外;同理,久處牛市的人很少有熊市已近的「先知先覺」,反之亦然……。 股市評論不可盡信,投資者當然更不可對其所說照單全收,是投資入門的常識。 二、世人雖然熱衷投資(以人口比例而言應以港人為最),惟精通賺錢之道者則寥寥可數,這種情況似有普世性。據美國Spectrem's Millionaire Corner九月下旬公布的「民調」,資產淨值二千五百萬美元的美國豪富中,有近半(百分之四十七)自認對投資只有皮毛認識(fairly knowledgeable),比以為有心得的,多出幾近十個百分點。香港人也許認為有約三億港元淨資產沒什麼大不了,但在高稅萬稅地區,這可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累積了大筆財富的人仍說對投資之道認識不深,那是否意味在投資市場上贏錢主要是夠運(right timing)?! 富翁對投資之道一知半解,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十分正常,因為經濟發展一日萬里,社會對金融業依賴日深,其變化日新月異,自不待言,而這不僅限於技術層面,意識層次亦然。可稱是香港第一代以中文傳授經濟學知識的張丕介教授(留德,有實學,新亞書院創辦者之一,五、六十年代在該校任教),在〈論人人有產〉一文(收《張丕介經濟論文集》),力主和預見「人人有產」(物業和股票等)時代必將來臨,當年了解投資的又能有幾人;六十七十年代之交,香港股市「崛興」,是為香港「資本主義民主化」(這是七十年代初期筆者杜撰之詞)之始,參與者日眾,以後的發展不必細表。在這種進步過程中,移植自西方並植入本地元素的投資理論,不論是「實力基礎」還是「技術走勢」,可說數不勝數,一般投資者(即使是專業的)所知有限,是理當如此的。到了現在,欲在投資市場取勝,已非會計算每股來年盈利、每股資產淨值及預測來年的P/E等,便能作出有利的投資決策。要了解二十一世紀科網時代的投資世界,投資者必須對環球宏觀經濟有充分了解,對個別公司財務報表更非細讀、客觀分析不可;於「了解」和「細讀」之餘理性地篩選出可用於取勝贏錢的「心得」,更難如登天。筆者常說「世上無難事」的古訓已不合時宜,因為世上難事太多,以賺錢最困難。不是立下發財宏願的「有心人」便能賺大錢! 幫助投資者走上「賺錢軌道」的方法,以畢非德(W. Buffett,八十年代筆者譯之為「包發達」)的經驗,是閱讀大量原始資料,他多次說入行期初,每天閱讀的財務資訊最少六百最多達一千頁,直至成為世界首富的現在,每天八成工作時間仍花在閱讀上。他認為成功投資者必須對相關資訊「大包圍」(Corralling more and more and more facts and information),即大量閱讀你有興趣的行業、企業及宏觀經濟趨勢的資訊,然後去蕪存菁,憑己意而非聽信股評家的意見定出投資策略。畢非德之意不是說股評家不學無術或不值得信任,而是股評家和你的「私利」可能有異甚至背馳! 三、閱讀大量相關資訊後,如何定出正確—跑贏大市—的投資決策,才是最為困難的事;筆者認為在這方面可能助你一臂之力的,是郝承林把在本報專欄「價值物語」的文章結集的《致富新世代》(天窗出版社);筆者不知郝氏是何許人,從未見面亦不打算碰頭,但讀其大作,有深得吾心之感。在本書〈前言〉,作者認為要過「中產」生活,單靠「打工」不夠,「學習投資」才能「替財富增值」。郝氏因此寫了不少有助讀者「致富」的短文。 本書對「複利滾存」的提示,在通脹似有若無通縮若隱若現的現在,顯得特別重要;他對若干理論結合實踐且有大成就的投資名宿如巴頓碧斯、巴(畢)菲德、索羅斯、格拉罕、巴魯克、林治和鄧(譚)普頓的跑贏大市之道,有扼要精簡的評介,其中的道理,可說都是欲在股市有所斬獲者不應錯過的。難能可貴的是,郝承林以輕鬆的筆觸,比如在〈與大師賞月〉一節,介紹數位讀者熟悉投資大家的投資竅要,令人印象良深,受惠不淺;而讓讀者有意外之喜的是,作者還以村上春樹、金庸和馬雲這些成功人物如何有大成的秘訣,娓娓道來,令讀者於閒讀中有所得益。 對於內地股市,特別是「滬港通」呼之欲出的現在,讀本書亦可受益。郝氏對若干內地股票尤其是能源企業,有相當清晰的剖析,他對相關的國家政策的評價恰到好處。 本書所記諸家有什麼共同特點,原來都是文科生;這是筆者此前未想及的。郝承林以此強調投資是藝術而非科學。一言中的、深具說服力。 這是一本內容豐碩多元、淺近易讀且肯定有助讀者作出正確投資決策的書! ‧序 郝承林《致富新世代》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