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資金(Angel Capital),到創投(VC),到私募股權基金(PE),不同類型的資金有不同的回報要求和投資準則

2012年7月28日 張宗永 一瓢集 民企上市 禍福相倚
曾幾何時,內地民企都以能夠跑出去在海外上市為目標,當中有的是為了將來融資方便,有的是為了設定企業的價值,有的是為了光宗耀祖。 時移勢易,今天內地私募股權基金銀彈充裕,質優項目求過於供,一些有前景的企業不愁沒有資金追捧,反觀海外市場,受上市民企頻頻爆煲影響,投資者對中國民企心存介心,很多公司的市值都遠低於淨資產,對大股東來說,上市變成了負累,加上近年監管日嚴,連董事也隨時有牢獄之憂,維持上市身分的成本愈來愈昂貴。 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近年美國出現一些民間研究機構,專門在中國民企的財務上找骨頭,較著名的有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和混水基金(Muddy Water),這些研究報告對市場有一定影響,有些企業被他們攻擊後,便一沉不起,近日較著名的例子包括已除牌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當然這些研究機構目的亦不單是造福社會,很多時,他們是先做淡倉,再公布研究結果,藉此謀利。 上市是企業成熟後的融資方法之一,未上市的公司又怎樣為自己籌集資金呢?私人公司的融資渠道,不離債和股二途,債主要是銀行貸款,而股可以分為財務投資者和策略性股東,前者像私募基金,後者很多時是同行,又或商業上的合作伙伴。銀行、私募基金和策略性股東,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投資回報、年期和參與管理,都有不同的要求【表】。 一個企業由誕生、萌長、到成熟,不同階段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資金,由早期的天使資金(Angel Capital),到創投(VC),到私募股權基金(PE),不同類型的資金有不同的回報要求和投資準則。 當股市熾熱時,上市前最後一輪的融資(Pre-IPO )備受PE追捧。由於股票市場的慣例是企業的規模愈大,拿到的估值和市盈率愈高,所以很多企業老闆都願意在上市前直路衝刺,盡力擴大企業規模,為了融資,即使付出昂貴的代價亦在所不惜,這代價有陣子便是坊間稱為「對賭協議」的融資安排。 所謂對賭協議,通常是私募基金要求大股東萬一上市後股價不達標,又或公司未能在指定時間內上市,須多撥股份。這些協議都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很難說誰是鱷魚,誰是點心。 從基金經理的角度,他們有責任為LP爭取回報(而且要在指定時間內),愈確實愈好,如果他們投資的公司股價下挫,很自然他們便會要求更多的股票作為補償。民企老闆從風高浪急中跑出來,敢於冒險,大不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我見證過不少成功的例子,亦目睹不少悲劇收場。 放大圖

Comments

Popular Posts